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大型研究报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其中指出,中国研究生群体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十分严重。接受调查的研究生中60.1%有焦虑问题,这个比例在亚洲国家中仅次于韩国和日本。是什么导致了年轻人出现这种倾向?让我们听一听心理学专家怎么说。

微信图片_20210429072556.jpg

莫斯科国立心理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学教研室引用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大学生也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接受调查的553名大学生中23%有严重的社交焦虑,35%有抑郁症状,且18%为中度和重度抑郁。社交焦虑和恐惧首先与运动量减少以及逃避在研讨会和会议上进行交流和公开演讲有关。

此外,根据研究数据,俄罗斯大学生自残情况也很严重。28%的大学生有这样的念头,6%在过去有过自残行为。

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阿拉•霍尔莫戈罗娃向卫星通讯社表示:“促使年轻人社交焦虑加剧的原因在于直接面对面交流和虚拟网络交流之间的不平衡。研究数据表明,喜欢通过网络交流甚于面对面交流的青少年和年轻人,社交焦虑更严重,更难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此外,研究发现,通过社交网络交流会助长所谓的不利社会比较(即经常拿自己跟别人比,觉得自己不好),也会促使年轻一代抑郁和焦虑加剧。

霍尔莫戈罗娃说:“在当代信息社会,造成年轻人出现不良情绪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宣扬不健康的审美标准,对自己外表不满意,准备做危险的外科手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达到这些标准和理想要求的年轻男女的人数骤增。”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在俄罗斯,而且在中国,这些“标准”早在学龄前就定了,通过时尚玩偶和引人入胜的杂志。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研究生群体也有严重的抑郁和焦虑问题。研究小组负责人陈祉妍教授认为,这是因为研究生学业压力大、就业前景不理想以及不知道毕业后要从事怎样的工作。

报告说,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现代研究大多表明,年轻人出现社交焦虑症状是受大众媒体和家庭环境的压力的影响,生活在特大城市的人情况最为严重。

例如,英国专家T.Curran和A.Hill研究发现,教育界的高度竞争和一贯追求成就对英国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俄罗斯专家认为,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方法是设立心理健康支持机构,与学校保持紧密合作,找出风险人群,并及时提供帮助。